植绿增绿 唱响绿色赞歌
昔日矿区重现生态美景。图为固原市三关口。 梁园/摄
绿色,曾经是宁夏稀缺而珍贵的颜色。地处祖国西北内陆的宁夏,被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三面包围,年平均降雨量不足黄河流域平均值的2/3和全国平均值的一半。面对脆弱的生态系统,绿色在这片土地上艰难地生长。宁夏人民对绿的追求和渴望从未停歇。
自全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宁夏按照部署开展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林权改革,从“确权到户”到“三权分置”,再到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波又一波绿色革命的浪潮在宁夏大地上掀起。
如今,山林权改革的春风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磅礴力量汇聚,形成强大的合力,吹拂着宁夏的山川田野,塞上大地充满了盎然生机,也升腾着由绿生金的无限希望。
确权:让每一座山林都有“身份证”
“退耕还林地分散零碎,东山两亩、西山三亩,一户可能有好几宗地,光颁证就得十几本。”“林地没有个确切的证书,我们连抵押贷款都办不了。”2017年以来,宁夏将林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但是地类重叠、面积重叠、证地不符、一地多证、一地多主等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引发了农民对手中林权稳定性的担忧。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宁夏以确权破题开局,迈出了山林权改革的第一步。可如何将确权落实到位?如何守护好农民的利益?宁夏各地因地制宜、各出奇招。
固原市彭阳县首创《山林地确权明白书》,在每户的《山林地确权明白书》上写明每一宗林地的不动产证编号、权属类型、登记内容等信息,让农户对自己的林权不动产登记信息一目了然,解决了农户退耕还林地分散分布、按宗地发证会出现一户十几本甚至几十本证等问题。
吴忠市盐池县针对山林地历史遗留问题多、统计重叠、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采取“大证”与“小证”相结合的办法,盘活林地资源。“大证”是以自然村为单位颁发林权不动产证,将四至边界清晰的林地落界上图,基于“三调”数据登记各地类面积,但不具体到户;“小证”是以村为单位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大证”为依据,将确权的林地量化为股权,向农户颁发股权证书,实现了“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使林权变股权,村民变股东。
如今,宁夏林地确权面积1371.11万亩,确权率达93.1%,林地有了“身份证”,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赋能:“绿色金融”焕发林业新活力
2021年12月31日,从宁夏山林权改革试点县区——石嘴山市惠农区传来好消息:宁夏首单“林票”成交!石嘴山市盛港煤焦化有限公司与惠农区惠科市政产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4200万元的价格认购了6583.62亩的生态林,标志着山林可以成为流动的资产,宁夏的山林权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三权分置”盘活了林地经营权,让林地经营权具备流转、融资、合作等权能。企业在购买“林票”后,林木经营权归造林企业所有,允许流转交易,企业可以用造林投入兑换能耗指标,兑换“能票”。石嘴山市盛港煤焦化有限公司通过购买的“林票”,可在有效期内兑换3万吨标准煤。
一子落定,全盘生机盎然。首单山林权交易的成功为宁夏各地山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注入了强劲信心与动力。金融力量赋能山林权改革的生动实践在宁夏山川遍地开花,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青山叠翠,碧波荡漾。位于中卫市中宁县的长山头农场风光旖旎,令人心旷神怡。生机勃发的林草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林业碳汇价值。2022年9月,中宁长山头农场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宁夏首单商业性林业碳汇价值保险,保单面积8600亩,价值达111.6万元,标志着宁夏首单商业性林业碳汇价值保险签署完成,开启了宁夏商业保险认定碳汇价值的先河。
在中宁县的沙地里,枸杞树郁郁葱葱傲然挺立,为昔日荒芜的土地披上了绿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中宁县人民政府采取多元化、创新性的金融举措,利用产权证抵押、差异化授信、信用担保、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创新推出线上信贷金融产品,以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备注林地附着物的方式体现枸杞林木价值,为枸杞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抵押贷款1000万元,为中宁县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能。
一个个绿色金融赋能的生动实践让绿意盎然的山林转化为潜力无限的资产,成为取之有道的“绿色银行”。如今,宁夏山林权抵押贷款余额8亿元、抵押面积达6.6万亩,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山林权在保余额达到2010万元,有力地撬动了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设。
扩绿:“绿色家底”的丰厚之道
在石嘴山市平罗县黄河“几字弯”和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处,工人们正在一个个沙丘上点播草籽。他们经过多年的治沙,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沙漠里,要针对沙丘的不同位置因地制宜进行播种,在山头,因风势较大可以多撒草籽固沙;在山脚,树木的成活率比较高,可以多种树、少种草,这样才可以实现治沙效益最大化。
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由草方格织成的“毛衣”披在延绵起伏的沙丘上,沙拐枣、柠条等沙漠植物散落其中。“我们把山林权改革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联动推进,建设起牢不可摧的绿色长城。”石嘴山市平罗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室工作人员白金科说。
春意盎然的4月,平罗县在植树节当天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吸引了万余名群众参加。在规划的2个义务植树基地里,累计完成义务植树面积1000亩,栽植各类苗木6.3万株。“我们积极倡导全民参与,希望能尽早实现生态秀美的目标。”白金科说。
“沙窝窝”蜕变为绿洲的壮丽篇章仍在续写。而今,在贺兰山东麓,又悄然掀开了新的一页——昔日沉寂的矿坑蝶变为绿意盎然的葡萄园。
在银川市西夏区张骞葡萄郡(银谷世界碳汇葡萄园),曾经满目疮痍的矿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棵棵酿酒葡萄的幼苗从黄土中破土而出,正茁壮成长。“我们将采矿遗留下来的采砂坑,通过土地整理、矿山修复等方式,建设集葡萄种植、酿酒、活动赛事、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葡萄酒产业园区。”张骞葡萄郡项目负责人马嘉宇说。
银川市西夏区以打造贺兰山生态保护示范区为引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走出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新路子。如今,生态修复使曾经满是伤痕的土地涅槃重生,续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故事。
生金:绿水青山孕育“金色机遇”
“老旧园子如今变成了我们村的致富果园,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啊!”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二村党支部书记董应虎喜滋滋地对记者说。
在月牙湖乡滨河二村附近的一个不到300亩的园子里,挂在枝头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诱人。2022年,月牙湖乡滨河二村借着山林权改革的机遇,争取到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0万元,盘活了老旧果园。“我们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模式,打造特色经果林265亩,去年在林下种植山东大葱110亩,为3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8万元。”董应虎介绍说。
“要不是现在村上有了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子,我从哪儿挣这么多钱呢?”60多岁的村民李治珍说,他承包了村上15亩果园,今年4月份在果树下套种了西瓜,目前已有2.5万元的收益。
山林披翠绿,群众得硕果。山林权改革的暖风不仅滋润了群众的心田,也激发了人们守护绿水青山、共筑“金山银山”的热情。
8月的固原皆是苍翠欲滴的绿意,深入探访,还能发现绿意中蕴藏的“金色”。
山林权改革的种子在固原市早已扎根。近年来,为继续深化山林权改革,固原市按照“一县一品”的发展思路,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的势头愈发猛烈。
在原州区官厅镇石庄村,7000余亩退耕还林的山地成了“中华蜂”飞舞的舞台;在泾源县先进村,柴胡、板蓝根、芍药等中药材在林地里生长;在西吉县龙王坝村,结满山桃、山杏的林子下满是扑腾的“溜达鸡”……随着山林权改革的深入推进,固原市的山林实现了林间有景观、林上有收益、林下有经济。截至2024年上半年,固原市发展林禽51.2万只、林蜂8.12万群、林药林草等林下种植8.29万亩,累计培育各类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0多个、林下经济企业8家、林下经济农民合作社142个,“彭阳红梅杏”“六盘圣缘”等生态产品品牌声名愈发响亮。
山林权改革使得山林具有了强劲的经济活力与生态价值,郁郁葱葱的林海已然成了蕴藏丰富的宝地。宁夏人民以绿色为底色,绘制出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画卷,让黄土高原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李旭